《北京城市發展報告(2021-2022)》論叢
《北京城市發展報告(2021-2022)》論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研究北京城市發展在貫徹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四個服務”水平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研究北京城市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難題,并提出對策建議,推動北京城市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方向發展。
全書分為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四大板塊,全面分析北京城市高質量發展狀況與問題,聚焦北京數字經濟建設、創新生態系統、城市競爭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城市更新、歷史商業街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核心觀點及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城市經濟發展方面,以高精尖產業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優化與首都城市定位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發展首都特色的現代都市農業等三個方面構建北京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城市競爭力的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科技創新與生活質量、生態環境質量三個方面,提升豐臺區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深入激發京津冀創新要素活力,提升市場創新環境和政府創新環境的契合度,構建高效協同創新生態體系,增強區域整體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通過對比識別我國近年基準產業集群的狀況,從產品、產業以及產業集群角度,依次進一步壯大北京產業集群實力。
二、在城市社會建設方面,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不斷拓展優化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重構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加大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力量的參與,實現政府、市場、社會三方聯動的局面,助力北京公共服務供給的精準高效創新發展。積極應對城市社會發展中超低生育水平現象,構建積極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從“碎片化管理”向整體性治理轉變,充分發揮老年人力資源對生育的支持作用。城市更新政策將呈現出更新空間范圍擴大、城市更新理念迭代升級、合作伙伴關系重塑等新趨勢,應立足城市更新趨勢,推動高質量發展。北京城區人口老齡化及高齡化問題凸顯,可推動部分養老設施向非城區地區布局發展,分步驟優化養老設施空間布局,立足需求側明確設施供給方向,建立區域智慧養老信息共享系統,加強區域醫療健康服務協同,推動區域間政策制度協同發展。
三、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擁有眾多世界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推進中軸線申遺工作是新時期首都城市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北京市王府井商業街區實施了以環境整治、業態更新和文化建設為主的更新改造,街區商業質量、公共空間品質和文化影響力得到提升,要圍繞突出地域人文特色加快城市歷史商業街區的有機更新與高質量發展。此外,首都北京雖然經歷了快速的城鎮化,但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首都鄉村振興戰略仍然大有可為,通過開展北京市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研究北京鄉鎮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發展策略,通過文化振興,促進首都鄉村全面振興。
四、在城市生態建設方面,北京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改善首都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新發展階段,北京市應繼續明確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繼續深入探索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路徑,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如何在京津冀城市群內部構建,建立社區生態化有機更新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和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建設,助力綠色發展和北京市碳中和目標的實現。